開調解會 要準備什麼?
要不是因為遇到車禍,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「調解委員會」是做什麼的?
從名稱看來,會覺得是幫人家排解糾紛、喬事情的。
有人會覺得大多是退休的里長伯來熱心幫忙的性質,但其實並不只有如此
我們在上一篇【車禍和解談判溝通:調解委員會1】有介紹過
並且告訴你要如何申請,可以點下連結去看看
這一篇是要說明:當已經安排了調解委員會的會議,要準備什麼?
我們會綜合性的來解說,分成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應該要注意的重點
由於有很多細節,我們會分成兩篇文章。
準備什麼?基本資料當然要有~
1. 初步分析研判表(或車禍鑑定意見書)、現場圖
2. 診斷證明書、車禍後所有相關單據憑證
3. 請求明細表
同樣地,我們發表的文章,不論你是要賠償他人的、或是要求賠償的人
都可以嘗試閱讀,並以相對的角色去理解。
(返回目錄)
調解會:人。你的談判對手是誰?
1.對方:
如果你是傷勢比較嚴重的一方,可能是對方要賠償你的話,你要觀察對方哪些重點?
(1)有沒有保險理賠員一同出席?有的話,你真正要談判的對手,有可能會轉移到保險理賠人員!
(2)有什麼其他人參與調解?當事人有來嗎?滿20歲了嗎?事實上都是要確認究竟你真的談判的對手是誰?
如果沒有滿20歲,那就是要跟對方的法定監護人/代理人來談。
(3)對方是肇事車輛的車主嗎?如果不是,當你們因為互有肇事責任,要進行交叉理賠時,
你或你的保險公司要面對另一個對手是車主。
(4)對方有找什麼地方人士?議員?里長?通常這些人來個一兩次,表示「關心」而已,不需要感到壓力!
談到最後這些人可能都不再介入了,只要確認這件事能有真正主導決定權的是誰?你要弄清楚!
(5)對方請來律師?這時你可能也要注意,因為律師分很多種,如果已經在調解會就出席的,就可能會接受對方委任
你的談判對手就是這位律師了。有的律師很強勢、有的律師願意談判,所以不一定,只能現場判斷。
(6)純粹就是對方當事人的話,你要確認對方至少有強制險!並請確認他已經出險!
他很有可能沒有第三責任險、任意險,所以和解條件和理賠範圍就必須跟他斡旋了
不確定對方可以賠償的能力範圍,所以可能要用許多試探的方式,在後續的文章會探討。
以上,都是要讓你「弄清楚你的對手是什麼樣子的!」
第一次調解,你在於「人」的部分要弄清楚的就是這重點
有時候第一次調解出現的人,你誤以為是有主導權,在第二次、第三次可能就不見了~
因此,不要認為第一次調解就要和解成功,除非你是小車禍,很快就直接和解了。
2.自己:
再來就是盤點你自己的陣營,有沒有「豬隊友」?
有時候家中長輩或意見領袖,因為家裡的事大多是他拿主意,個人主見不能大過於他!
但是…有時候當事人自己並沒有強烈的主張或意見,卻被這位「豬隊友」卡住無法和解
例:當事人覺得自己也有錯,對方一次願意拿出一筆金額,他覺得其實算起來差不多,應該可以和解
家中長輩說:不行!不能這麼輕易就放過~
長輩可能認為受傷的講話本來就可以比較大聲、要求賠償天經地義,然後沒有考慮肇事責任的分攤
然後有時候歹戲拖棚到當事人要另外約調解,不讓家中長輩介入,才結束這件事。
*這種狀況要小心:
一來你不知道他們的意見到底對於處理你的車禍理賠有什麼幫助?
二來一旦因為這不是出自於自己意願的決定,導致不是預期的後果,卻是自己要承擔,後續是否會對這個人有所怨懟?
他以後也會覺得好心沒好報,所以問題多多喔~
另外,來幫忙壯聲勢、幫忙吵架的換帖好兄弟、好姐妹
號稱吵架沒輸過人的!
聽到要「談判」還會多叫一些人來「圍事」~
我們看過調解會現場太多人,沒法開會,必須要叫警察把不相關的人請出去的狀況…
這也是要避免的狀況,畢竟調解會是要讓當事人透過實際的資料,理性或感性的溝通
當調解委員也感受到壓力時,對於調解的進行可能沒有任何的幫助。
(返回目錄)
調解會:事。資料完整很重要
開調解會首要任務是:車禍事故肇事原因和責任釐清
通常當事人去做筆錄才會看到車禍相關的影片,如果有其他要自己去蒐證的部分,對方可能也一樣會很關心,
對方如果有提到相關的資料,你可能必須先保持開放態度,讓對方願意跟你分享資訊。
因為,你如果能獲得跟對方一樣的資訊,才能有讓雙方平衡談判的空間喔~
如果你們各自堅持都是對方的錯,事實上就跟車禍當下,在路邊直接吵起來是一樣的,只是搬到調解委員會上來吵而已
千萬別忘記來開調解會的目的:「蒐集更多的資訊,作為下一步決定之前的策略參考」
吵架絕對不是解決事情的最好方法,你應該認同吧?!
當聽到對方表達自己對於肇事責任的看法時,有可能產生不認同、產生對方根本在說謊的想法
進而導致我們情緒開始起伏,甚至於想要立即辯解,擔心調解委員會偏向他的說詞,對你不利!
這些都是正常不過了!
我們也要稍微解開這個迷思:
在之前的說到做筆錄文章裡,我們也提過:人在經歷車禍事故的驚嚇之後,當時的記憶有可能會因為事後罪惡感、愧疚感
自己進行腦補,讓自己不需要承擔太多的責任與錯誤,會比較能過得去。
因此很有可能他會有他自己的車禍發生經過故事的版本
另外就是「個人視角」的問題,他從他的方向和角度,就是沒有注意到你,
如同你覺得他是突然冒出來一樣,你也沒注意到他,從不同「視角」去說明自己經歷的車禍現場
多半都有這樣的矛盾與爭議!
這也是為什麼開調解會前,我們都會建議要把資料先備齊
有現場圖、初判表,至少是第三方警方所製作的資料,也不至於會讓調解委員偏頗的去聽某一方的敘述。
整理一份「讓人看得懂的請求明細」
這是調解會最重頭戲的部分了!
如果前述的肇事責任已經解決了,接下來就是賠償問題的直球對決~
每一個項目都可以對應到醫師開立的「診斷證明書」和「花費支出的單據憑證」
應該可以期待,這個調解會可能只會剩下那些「沒有單據憑證、難以證明或較有爭議」的部分
這部分要運用談判的技巧,也不可操之過急。
(返回目錄)
調解會:時。何時和解?何時撤退?
何時可以開始談和解?在【車禍理賠 如何開始處理?2】有說明開始正式調解的時機
傷勢較嚴重的傷者已經復原到比較穩定的狀態,最好能開始第一次正式的調解
目的就是要能先確認對方有什麼資源可以賠償?對方賠償能力範圍到什麼程度?對方對於車禍理賠處理抱持什麼態度?
這些都會進一步影響接下來的決定!
有沒有和解的契機?也是要看對方怎麼談?提出哪些意見或爭議?有沒有解決方案?
調解委員對於你們之間的爭議或意見,有沒有提出可行的建議?或可以討論的空間?有無讓彼此退讓的斡旋空間?
如果退讓的條件或空間,是否是你可以考慮接受的?如果不能接受,原因是什麼?
不能接受是到什麼程度?完全無法接受?如果再調整一下,或許能接受?或希望達成什麼條件、共識,應該是可以接受?
這些問題,都將會是你要全盤考慮「何時可以和解?」真正的關鍵喔~
如果在非理性的狀態下,或者在不滿情緒下,你是無法冷靜思考的!
「何時撤退?」反而是我們會比較重視的層面!
因為大多數人在處理自己的車禍理賠去調解時,沒有辦法「旁觀者清」大多是「當局者迷」
只要調解委員刻意引導或對方保險理賠丟出軟釘子,很多人在那種窘迫的氣氛下,不知道可以「撤退」,就「被和解掉」了!
說實話,在許多鄉鎮區的調解委員會,長年與保險理賠人員互動配合的往來
在耳濡目染之下,調解委員也比較會引用保險理賠人員的話術
在調解時,談判桌上如果調解委員也偏向保險理賠的話,通常就應該是要「撤退」的時候了
因為這樣下來,對於提出賠償的一方,往往都是不利的,而對於保險公司而言,保險理賠人員的立場是維護他公司的利益
最常見的,是當要求賠償的一方提出的金額,保險理賠按照公司規範只能認賠部分,剩下無法理賠的部分
就會施壓到對方當事者,而且認為當事者如果都不出半毛錢的話,也根本說不過去!
保險理賠有時候在這時間點就跳開,讓當事人去吵!他可以賠的部分已經講完,沒他的事了~
他如果還願意介入幫忙協調,好像是幫了調解委員的忙,也有盡力幫他的客戶
那麼你這場調解會,你要應付的就有三個對手:對方當事人、調解委員、保險理賠人員
這會形成對於要求賠償的人,非常不利的局面!
就是要當機立斷、盡快撤退,約下次再談,回去後重新檢討談判的策略,或者要另謀出路。
又或者,有時候對方當事人也提出願意再補些「誠意」
調解委員也會運用這一點,開始凸顯要求賠償者的不通人情,把「無法和解」的壓力和原因隱性地歸咎於這個請求者
讓要求賠償的人感受到似乎只要屈服一點、退讓一點,事情就不用那麼複雜或麻煩
可以比較順利地處理…
然而這些是不是真的如此?考驗著求償者的判斷力!
在現場同時感受來自多方的壓力,都可能導致「被和解掉」的狀況
不得不防喔~
(返回目錄)